当前位置:

李征祥:敬老院里的“孝儿子”

来源:安化电视台 作者:夏巧凤 编辑:刘强 2016-01-19 13:55:30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平口镇敬老院,每天总是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在穿梭,老人们每天的身体怎样?吃些什么菜?过得好不好?他都一清二楚,在众多老人们眼中,他既是“孝儿子”,又是贴心男护士。系列报道《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今天播出李征祥:敬老院里的“孝儿子”。

  图文:镜头前这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就是李征祥。2011年,正逢平口镇打算修建一所高标准的敬老院,李征祥接受了上级的安排,担任敬老院院长并参与协助敬老院的修建工作。

  (同期声:李征祥 参与敬老院的筹建 规划 征地和修建,紧接着担任敬老院院长,所以在这个地方已经走了四个年头。)

  从敬老院的规划、设计、绿化、筹集资金等工作,李征祥都是亲力亲为。工程建设完成后,为使更多的孤寡老人能够如愿住进新建的敬老院,李征祥到民政所查找档案资料,按照名册逐一上门核实,并劝说他们住进敬老院。李征祥吃过不少闭门羹,但他仍然没有放弃。

  (同期声:李征祥 不愿意来的,确实上门多次,而且多次做工作,一是可以带他们去看下,看下敬老院是不是好,然后你再回去,有些同志上门几次,感受到敬老院确实比家里好。)

  在李征祥的坚持下,有40多位老人住进了敬老院。院内一些智力低下的孤寡痴呆者,饮食、起居都十分古怪,为了与他们相处和睦,李征祥费尽了心思。通过一段时间的悉心观察,他慢慢琢磨出了院里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与身体状况,并一一登记入册。

  (同期声: 李征祥 有些人性格比较暴躁心直口快,每个人都不同的特点,交代院里工作的人员,多注意同志的性格 减少口角发生。)

  有时一些老人伤感发脾气时,李征祥总是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耐心劝说,好言相慰。在他的真情与实际行动的感化下,爱吵爱闹、不讲卫生的院民变好了,相互帮助,相互照应,呈现一片其乐融融的良好景象。

  院里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身边也没有人照顾,李征祥就把他当亲人一样的精心伺候。

  (同期声:李征祥 每天都要把他放热水,调好温度 才能洗澡,不然自己连澡都不会洗)

  给老人放水洗澡,冲洗厕所,整理内务、为老人送饭是李院长常做的事。

  老人在这里已经住了3个年头了,在李院长与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原本消瘦的身体却日渐硬朗起来。

  为了节省敬老院的开支,李征祥在敬老院里养了鸡鸭、猪禽,还开拓了好几亩菜地。李征祥把敬老院的菜地一小块一小块的分给在院的老人,让他们自己获得劳动成果。

  (同期声:李征祥 每一小块地种的菜,就按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收回来,这样的话院内不要另外花工资找人种菜。他们的积极性也蛮高,他们种菜的话基本上不用喊,该种菜的时候自己种,该挖土的时候自己挖。)

  自从老人们住进敬老院后,每天到敬老院巡查一遍已成了李征祥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天一大早,他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敬老院去看看老人们的情况,哪个有点小感冒,哪几个老人闹了点小矛盾,饭菜质量怎么样,哪里的水龙头坏了,事无巨细,李院长都要一一过问。在他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关心照顾下,有的来时不爱干净的老人穿得干净整洁了,有的饥一餐饱一顿的老人能够按时吃上饭了,特别是有了伴聊天倾诉以后,个个变得有精神起来。

  (同期声:敬老院老人 我来了两年时间了 在这里住得很舒服)

  (同期声:敬老院老人 李院长特别关心我们 比自己亲生的儿子还要好)

  四年如一日,李征祥坚持天天吃住在院里,家里的事情全托付妻子承担。他长期与老人相处,不计报酬,苦中有乐。他用自己无私奉献的真情赢得了老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当地群众称他是院民的好“儿子”。

来源:安化电视台

作者:夏巧凤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