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说文解字“蛮”

来源:梅城镇中学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2014-09-15 08:16:38
时刻新闻
—分享—

  蛮,字典的解释是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蛮不讲理;楞、强悍、一味蛮干;蛮荒、南蛮等等,一目了然,有什么可说的呢?但我认为蛮字是个挺复杂的字,当然,也很精彩。

  首先从字的结构看:复杂。大家一定不以为然,不就是个上下结构吗?上边一个亦,下边一个虫,不就结了吗?你弄什么玄虛,摆什么关子?这是望文见义的看法,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硏究和思考。蛮字下边是虫,不错,问题是这虫是虫子的虫,譬若毛毛虫之类,还是大虫,如景阳岗上的那只险些使武松丧命的畜生?造字的仓颉聪明绝世,他故意留下这么一个哥德巴赫猜想似的谜团让后人去猜测揣摩,所以在上边添一亦。亦者何意?亦,也。副词,以修饰下边的虫。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蛮字构字原意,有可能是一条毛毛虫,也可能是一只猛虎。也就是说,你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其次从词性看:复杂。蛮字属什么词性呢?好象是一个贬义词,字典所采用的基本如此,愚昧落后似乎是蛮的注脚。也确实如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蛮就是野,故正统的说法,梅山蛮,武陵蛮,五溪蛮等等均是蛮獠,是青面獠牙,凶恶之极。“食则燎肉,饮则引藤,衣掣斑斓,言语侏漓,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种,摘山射猎,不能自通于中华。”故理应征剿之,杀戮之。那一颗颗落地的人头,蛮首也。若某次剿蛮首级太多,不便于携带以记军功,可以割耳,将耳朵用绳串起来,拎在手里,既轻便又荣耀,那情景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去河里摸鱼用狗尾巴草串鱼一样,蛮人之生死实在与一条鱼无异啊!但似乎又是一个褒义词,在“左”的思潮泛滥的年代里,蛮就是无比光荣的标志,好象战士胸前的军功章一样熠熠生辉。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个姓王的书记和一个姓张的书记到某地履职,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工农干部,都套了那个时代精典的开场白。王书记说:“同志们,我是个蛮人,冒得文化,只晓得三担牛屎六箢箕。” 张书记为了证明自己比王书记还没有文化,说:“同志们啊,我还蛮些!冒得文化,不光一字不识一边字也不识,三担牛屎常常以为是五箢箕!” 即便到了今天,这个蛮字常常作褒义词用。譬若说梅山精神之一就是霸得蛮。霸得蛮的意思是特能吃苦,特坚毅,特勇武,特耐忍,特奋搏,特超砺。在梅山文化里,那种马屎皮面光的所谓雅人倒是为人所诟的。有人作《只知道歌》讥之:只知道摇扇子,只知道转椅子,只知道进馆子,只知道端杯子,只知道搂女子,只知道捞票子,只知道唱歌子,只知道喊号子,只知道溜须拍马见官鞠躬子,只知道装腔作势见民翘腿子,只知道台上声嘶力竭喷唾沫子,只知道台下劳民伤财作假样子!

  那么,作为褒义词的蛮,其魂魄是什么?一言以概之:血性!有人说,湖南人特蛮,就是说湖南人特血性。惟楚有材,湘人聪明;惟楚霸蛮,湘人血性。元末,长沙为元大将阿里海牙数万众兵所围,湘安抚使李芾与守军弹尽粮绝,城破在即。李芾给部将沈忠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命其将家人全部杀死。沈忠含泪领命,将家人十九口灌醉然后一一杀死。李芾本人焚烧府衙杀死妻儿从容赴死,全城守卒全部殉国。此谓宁死不屈服之血性也!左宗棠新疆保土卫国,自抬棺材出征,此以死与山河共存亡之血性也!谭嗣同“百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惊天地泣鬼神之血性也!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此慷慨豪迈之血性也!车著明被誉为“霸得蛮”航天数据王,此知识分子智慧之血性也!……安化之蛮,亦可为湘人蛮之翘楚。蚩尤之蛮,勇者之血性;善卷之蛮,弃王位舍富贵,德者之血性;扶汉阳头被断而仍立,战马仍驮血身子驰骋疆场,何其壮哉!驿头铺因此得名,伟丈夫之血性;梅王棺椁,冲天而起,飞上山崖,何其惊魂!飞霜崖由是而来,神灵护佑大英雄之血性也!……

  如上所云,你说蛮字复杂不复杂?你说蛮字精彩不精彩?《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好好揣摩把玩蛮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于是洢水蛮人乃作歌曰:蛮为一字,泾渭分明。若为贬义,是为毛虫;蝼蚁之辈,愚昧笨蠢。若为褒义,山中猛虫;百兽之王,云起风生。血性一词,蛮之魂灵;血性一脉,湘人特禀。可惊天地,可泣鬼神;可撼山岳,可扭乾坤!若以为文,泪湿纸巾;若以为歌,气冲霄庭。为人而蛮,存其血性;为事而蛮,寓其灵魂!如今盛世,高歌猛进;万众一心,中国梦成!

来源:梅城镇中学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