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球迷与韩复渠

来源:梅城镇中学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2014-07-16 16:51:18
时刻新闻
—分享—

  球迷与韩复渠

  陈明和

  我应该算不上是球迷,但世界杯决赛的直播是一定要看的,这已经是好多年的习惯了。2点40分起床,打开电视机。四周十分安静。对面的那栋楼,也似乎有许多的灯光在闪闪烁烁。莫非他们也在看世界杯?我很有些自嘲地笑了。德国和阿根廷距离我们太远,谁胜谁负其实关我们屁事?梅西和克洛泽虽然声名显赫,谁更强悍谁更风流谁更出彩和我们有甚关系?半夜里爬起来,看他们将球踢过来又踢过去。是我们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我说我不是球迷,这不是谦虚的话。世界杯期间,许多国人自费远涉重洋去里约热内卢看球。许多人倾家荡产,砸锅卖铁去挤那张门票,这不是铁杆球迷?更多的人是64场比赛场场不拉,这球痴不痴这人谜不迷?中国虽然足球踢得不怎么样,但球迷绝对不逊色,绝对可以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人数!于是我想好奇地问:世界杯为什么如此充满魅力?足球到底是什么?绿茵场是在向我们呈现和诠释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

  我自然回答不出来。但说到文化和精神,不知怎地我忽然记起了原山东省主席韩复渠,记起了那个时代。我觉得很有一些意思,在那个被传为草包军阀的笑话里其实包裹的是那个时代我们民族的悲哀。下面是韩复渠先生在齐鲁大学的演讲:

  “诸位,各位,在齐位,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个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学科学的,学化学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蓖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对了,就象对牛弹琴。”

  “今天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双手赞成,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

  “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也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第三个纲目讲他的进校所见,就学生的篮球赛,痛斥总务处长道:“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挣我抢。”

  这是坊间流传的韩复渠笑话版本,历史上真正的韩复渠据梁漱溟先生说是个文人,那这就是编排的,这又当别论。问题是即便如此,韩复渠先生的演说也真的很搞笑吗?如果我们往深里想一想,是他一个人好笑还是我们当时积贫积弱的民族的病态好笑?是他一个人弱智还是我们整个民族弱智?那时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里能找出几个稍稍懂点球的人?有几个人能如魏源似的睁眼看世界?“兄弟我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是自嘲还是警省?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几个球场?在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苦难日子里我们能有余裕和兴致去玩球赏球吗?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文化和精神上与世界强国拉开了多大距离?为什么我们会屡屡受到外国列强凌辱?为什么我们在长长的岁月里付出了最惨重的血的代价?……

  德国队和阿根廷队果然都不是等闲之辈,实在有点金庸小说里武林绝顶高手的华山对决。双方你来我往,攻防若潮涌潮退。刀剑出鞘若电闪雷鸣,消弭锋芒如山岳静穆。往往是意料之中出脚,偏偏是意料之外射门。期期以为险矣,惊出一身冷汗;恰恰有若神助,还尔万分激动。危时毫发之间,险则电石一瞬。轻巧兮盘球若狸猫,灵动时过人如狐猿。铲球分明是猛虎扑食,攻门实在象后羿射日。眉目之间若情人心领神会,举手投足是连体气息相通。大战九十分钟,平分秋色。加时赛上局,握手言和。直至加时赛下局,德国队闪出一小将,格策也。抓着一千载难逢之良机,胸部停球,抬脚怒射,皮球入网,阿根廷城门终于失守。一剑封喉,113分钟形成绝杀。日耳曼人欢呼雀跃,默克尔孩子似的跳了起来,举手欢呼;阿根廷人泪流满面,黯然神伤。

  我实在很有些疲倦,想补补睡眠。无意中电脑里有几天前的一则笑话:

  女:这是哪队踢哪队?男:阿根廷踢瑞士。女:是中超联赛么?男:世界杯。女:中国队在哪?男:跟你一样看电视。女:为什么不上去踢?男:国际足联不上。女:为什么?男:因为水平不行。女:不是有姚明吗?

  我筦尔一笑。想,今天这个晚上,这男的女的也一定会看球吧?这女的会傻乎乎地问出什么有趣的话题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男的和女的都是球迷真幸福,一个幼稚一个成熟真有趣,一个捧一个逗真相声,一个问一个答真幽默。为什么呢?因为球迷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生长和茂盛着的精神,一种民主和自由的标志,一种热情和热烈的气氛,一种宽容和友善的交融,一种和谐和幸福的象征。

来源:梅城镇中学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