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拉西扯说足球

来源:梅城镇中学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2014-06-26 10:01:08
时刻新闻
—分享—

  正是说足球的好时候: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正在巴西踢得如火如荼,亿万球迷无不被那绿茵场勾得神魂颠倒。“德国队进球了!” 默克尔跳了起来,举着双手欢呼:活脱脱一个傻乎乎的老太婆!默克尔太可爱了。足球太迷人了。绿茵场太勾魂了。世界杯太刺激了。

  于是乎竟有点黯然神伤,心里堵堵的不是滋味:怎么我华厦泱泱大国竟只能作壁上观,袖着双手,伸着脖子,看他人热闹,为异邦喝采?人们常说:输球不要紧,但一定要输个明白。我们的国家队基本是支屡踢屡输的队伍,怎么就总是输不明白,一次次地让国人失望,叫球迷伤心呢?也不能说没有反思。足协官员一次次道歉后,总是启动所有部门、俱乐部、球队、球员、教练、技术人员分析来分析出,终于从国人身体素养,技战术水平,后备人才和机制等方面找出许多原因,于是又重整旗鼓,孰料又吃了败仗。于是又反思,于是又失败……终于陷进恶性循环之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好在我们总有安慰自己的东西,足球也不例外。我们有蹴鞠!

  西方人说,足球发源于英国,英国是足球运动的鼻祖。我们说,足球发源于我国,我们有蹴鞠。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最后当然还是我们聪明,用孔圣人的中庸之道解决了问题,在足球发源于英国之前加上现代二字,变成:现代足球发源于英国,于是双方情绪都照顾了,可谓皆大欢喜!

  我们说足球发源于我国,不是瞎胡说,是有根据的。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 蹋鞠就是踢足球。王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杜甫“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陆游“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说明了当时蹴鞠的盛行。

  有没有象默克尔一样身份的狂热的球迷呢?有。宋徽宗赵佶。赵佶有诗:“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 时人有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个君主不理国事却如此醉心蹴鞠,以致亡国被执,属不属超级球迷?

  有没有象梅西、西洛泽一样的球星呢?有。水浒里的高俅。“才几脚,端王喝采。高俅只得把平生本事都使出来奉承端王。那身份,那模样,这气球一似鳔胶黏在身上。端王大喜。……从此,飞黄腾达。” 高俅成了权倾一时的高太尉。球能踢出如此高的爵位,算不算超级球星?

  只是这球迷和球星有点叫人恶心。

  于是我忽然地又想起一件事情。前几年,一些足协的官员和一些玩球的响当当的人物,忽然被请进了监狱,原因是假球假哨等等,当然是为了票子。鲁迅先生好象这么解释过升官发财。升官是为了发财,发财最好升官。如果我们稍稍变动一下,踢球发财。为什么踢球?发财。怎么样发财?踢球。无怪乎我们玩球总是玩不过人家,原来我们一些人的玩球理念和出发点晒不得阳光。而一段时间,位高权重的足协高官又是端王高俅者流。这球怎么玩?焉能不败?所以,我们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实在是因为绿茵场上肮脏龌龊太多,不连根拔掉这棵毒瘤,要想走出困境,恐怕很难。

  行文至此,若果觉得我的看法有些偏颇,或者稍稍过激,诸君谅之,实在是一个球迷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发泻呀;若果觉得我说的有几分道理,那就敬请还在玩球的官员和朋友们抛弃私念,沉下心来,扎扎实实玩几把,或许还真能玩出一点中国人的精气神来。到了那时,或许不需要蹴鞠蹴鞠的瞎嚷嚷,外国人也能对我们古老的蹴鞠生出无限的敬意来。诸君以为此说若何?

来源:梅城镇中学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