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擂茶的城市味道

来源:安化新闻网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2012-07-07 17:07:1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城市我偶尔也能喝上几次擂茶,应该说妻子和我,都喜欢喝擂茶,且都深谙此道,水平一点不亚于别的会打擂茶的人,家里打擂茶的家什一应俱全,喝碗擂茶,小菜一碟,应该一点不难,但为什么说“偶尔”“几次”呢?纯粹是城市的原因。这擂茶一进入城市,就如同一个闭塞的乡下女孩穿上岔开得很高的紧身旗袍一样,一下子让人不自然起来,一下子让人不适应起来,那种天生的野趣和清纯飘然而逝,那种熟稔的乡情和实景就渐行渐远,变得朦胧空泛,擂茶也就变得寡淡无味起来。

  城市的擂茶怎么就串了味呢?城市的擂茶过于讲究,譬如友人喊你喝擂茶吧?进防盗门时你得先换鞋子,如果恰巧你的脚散发一些让鼻子感到刺激的芬芳,或者袜子被大脚趾顶了个洞,就有失身份,会让人无地自容,所以最好先洗个脚或换上双新袜子,就麻烦了许多;瓜子、花生的壳以及果皮你必须小心翼翼放在自己面前桌面上,所以你喝得不能放肆和尽兴,否则众人会从残存物的堆积里,一眼瞥出你牢里出来的饿相;你不能端着茶在沙发上边喝边翘着二郎腿晃荡,得小心茶汁溅出来,弄脏主人一脸荡漾的笑容;你不能大口大口地喝而应该小口小囗的品,这样才能文化你的身份;花生、芝麻等沉淀物﹙俗称嚼子﹚你得用一小匙挑或拍着碗边让它团聚再用嘴唇去啜,而不能将右手食指伸进碗里当筷子扒,这“一指禅”一亮相,你就会粗鲁许多人的心情而引来主人目光里的鄙视。而乡下的擂茶是何等的洒脱随意,站在阶基上吼一嗓子,田里山里的汉子,上屋下屋的娘们,赶集一般,笑笑呵呵就拢来了,如果茶还没有出来,就烧的烧火,擂的擂茶,说的说笑话,打的打哈哈,那气氛一下子就浓洌起来,等到热气腾腾一擂钵上来,那香气就快乐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一会儿茶点﹙梅城人习惯叫“伴茶”﹚就上来了,常见的是花生、南瓜子、葵花子、红薯片、玉米粒,若是正月,就有自作的巧果,若暑天,就有酸黄瓜片,自己晒的木瓜等,摆糖粒子的偶尔有,不多见。盛茶的一般是粗瓷大碗,有的干脆用菜碗。喝茶的姿式也千姿百态,站着的、坐着的、戳在门坎上的、立在礅罗古上的;茶碗呢?放桌上、摆凳上、搁茶几上、随意得紧。红薯片咬得咯嘣咯嘣响,花生、瓜子壳天女散花般飘落。这里还没喝下去,那里又给你盛满了。乡下的擂茶,实在盛的是一碗碗浓浓的乡情啊!冬天喝它,能把一个季节的寒冷喝得热烘烘的,而夏天,则能将口干舌燥赶到爪洼国,将人熨贴得神清气爽。乡下的擂茶,盛的实在是这一片地域的民情风俗啊!今天你打一擂钵,明天我煮一灶锅,东家串进去,西家喝出来,当家的男子汉们,也点一管烟,唠唠田土作物,谈谈人情世态,说得很世故也很苍桑;女人们呢,总是喝擂茶的主角儿,聚在一起,喝得好开心:或纳个鞋垫儿,或织个背心儿,忽儿将头凑一块儿,窃窃私语,说的是谁个又买了裙子,谁个又描了嘴唇,“把个头烫得鬼一样” ,还有就是一些羞红脸的事,声音更小了,头凑得更紧了,忽然一个大哈哈,响亮得如同炸雷,有的将茶喷出来了,有的按着腹部说肚子都笑疼了。说的什么呢,不知道。反正是趣事儿,好象是一个帅小伙和一个俊女人。于是就有人打抱不平了:“人家亲嘴嘴关你啥事啦?狐狸吃不到葡萄,葡萄就酸了吧?” 于是又是笑声一片。乡下的擂茶是何等的质朴:一点儿做作也没有,不需要烦琐的客套和虚假的扭怩,全是实打实的真情;乡下的擂茶是何等的大气:即便是陌不相识的过路人,也会热情地邀你请你,不会收一个铜板儿,只会让那一碗袅袅飘荡的香味烫掉你一身因旅途带来的疲惫,谁个象街上人一样小气得一碗擂茶也卖两元钱呢?乡下的擂茶是何等的慷慨:那些打擂茶的大娘大婶们,待客人的那个诚啊,恨不得掏出心窝子给你;乡下的擂茶是何等的韵致:一个没有到乡下喝过擂茶的人,你敢说与这片土地恋爱得心心相印?你敢说对这里的山川风貌刻骨铭心?

  因了以上种种,在城里,我和妻子就懒得打擂茶,因为任凭怎么努力,也擂不出浓浓的乡情,擂不出热烈,擂不出纯朴,擂不出那方土地的美丽和生动,擂不出我的乡亲们眸子里透出的真诚和脸面上荡漾的笑容。于是抱着宁缺勿滥的心情,即便不喝,也不能让寡淡寡淡,涂了嘴唇,坏了心情。

来源:安化新闻网

作者:陈明和

编辑:刘强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化新闻网首页